返回顶部

新闻中心

Solutions

服贸会时间 | 聚焦痛点堵点,大咖共话首都医工融合发展新途径

发布时间:2024-09-13 来源:规划研究部 作者:规划研究部 阅读量:

字号:


9月12日,第二届首都医工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首钢园隆重召开。论坛主题为“产学研医融合,助力医药卫生科技生态体系建设”。首都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医药产业、金融投资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研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探索医工融合的途径方案,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和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上半场由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主任张静波主持



一、领导致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顾金辉致辞,他指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产学研合作贯通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卫生健康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医学与工学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他希望北京市发挥医学人才、资源、技术方面的优势,整合全球顶尖资源,聚焦生命科技与智慧健康,围绕医工交叉领域的痛点堵点,打造一个全球顶尖资源的医工融合创新基地,以医工融合为特色,聚焦项目核心创新方向,为智慧医工及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产业发展支持,构建全球一流的“医教研产用”健康创新生态。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昂致辞,他谈到,北京市将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引下,加强医学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打造首都医学科技创新转化新的策源地,优化细化相关政策,更精准地促进医学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医学科技创新前沿研究,改变医学研究项目资助的方式,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紧密交叉融合,加大对医学临床研究的人才、资金支持力度,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北京医学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二、签约环节



签约环节,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与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共同探索医工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这份协议的签订见证了双方合作的坚定决心,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双方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医药卫生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为全球健康事业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会议下半场由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赵国宏主持

会议下半场由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赵国宏主持

会议下半场由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赵国宏主持



三、主题报告



北京市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主任黄志成作《北京加速创新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政策解读》主题报告。他从创新惠企的角度,介绍了中心加快医疗器械企业上市审评审批步伐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其以服务大礼包的方式消除医疗器械企业的痛点难点。他表示,相信在政策的扶持下,我们的创新医疗器械将更快地走向市场,惠及更多患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教授作《医工融合创新转化构筑医院发展新优势》主题报告。他介绍了积水潭医院加强医工企各方联动,集成医疗机器人技术创新力量,形成“共建、共享、共担”的成果转化机制的做法和成果。他表示,目前医院已构建了开放的协同创新体系,形成了临床需求-产品研发-临床验证-转化应用的创新闭环,积累了许多医工融合典型成功案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教授作《医学人工智能的临床评价》主题报告。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诊断准确性、优化治疗方案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其临床评价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丁铭教授作《量子精密测量医工交叉实践》主题报告。她指出,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为医学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种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将推动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



武汉奥绿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斌作《基于医工融合的医疗器械创新流程》主题报告,为我们揭示了医工融合在医疗器械创新流程中的重要作用。报告指出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可以打破传统领域的界限,推动医疗器械的创新与发展,企业也可以为医工融合的发展搭建合作平台,助力创新成果转化。



迈瑞医疗服务创新发展部高级经理李清举作《打造医工融合创新发展新生态》主题报告,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医工融合创新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政府、企业、高校、医疗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协作,推动医学与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将为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北京联影智能影像技术研究院智能诊断研究所所长钱真作《智能影像诊断的创新与未来》主题报告。报告不仅全面展示了当前智能影像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更深刻阐述了这些技术如何助力临床决策,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论坛最后,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赵国宏作总结。他指出,首都医工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论坛会议,为专家学者和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高水平、高层次、多视角的交流平台,推进了卫生健康领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推动了首都卫生健康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他希望未来各界领导、专家学者要继续聚焦和支持首都产业要素资源的集合、医疗健康产业链互联互通、大健康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等项目,助力首都医药卫生科技生态体系建设,推动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由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主办,由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健康体检与管理》杂志社、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