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字号:大中小
近日,市医药卫生科促中心召开“首都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优促计划”(简称“优促计划”)终审评审工作会,面向初审晋级的60个项目开展最后一轮评审,优选30个赋能项目,获得省部级项目立项,并为其提供产业化落地支持。市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处长刘颖主持会议并致辞,市医药卫生科促中心主任张静波、成果转化部负责人史然以及北京康卫医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宁出席。来自医学、投融资、产业、成果转化等领域的36位评审专家参与评审。
会议特别邀请了原国家卫健委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安徽卫健委主任于德志,北京市财政局社保处一级主任科员陈梦如,人大代表惠佳丰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张磊,人大代表北京金华骨专科医院、北京市金华医疗器械研究所院长金娜等作为评审观察员对评审过程进行监督。会后,“优促计划”工作组与专家们进行座谈,听取了专家们对“优促计划”的意见建议。
刘颖处长指出,本次终审评审会作为首届“优促计划”的收官评审,是非常重要的评审活动。405个征集项目经过了多轮培育,层层选拔。最终的30个赋能项目将通过本次评审确定。希望各位评审专家发挥专业所长,为我们选出最具转化潜力项目,助力推动首都地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共筑首都地区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新高地。
张静波主任详细介绍了“优促计划”。他指出,“优促计划”自开展以来,在市卫生健康委指导下,成功联动全市二百余家单位,受到全市三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基于“优促计划”,市医药卫生科促中心已建立《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专家库》与《首都转化医学项目储备库》,实现资源储备与融合共享,并组织项目推介会进行强势资源赋能,逐步构建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已初步完成建章立制和部分工作的试点。2024年,“优促计划”将进一步开启全面工作,加大对项目的培育力度,持续推动项目转化落地。
张静波主任强调,北京作为医学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地,应积极担负责任,充分发挥首都医疗资源优势,加强国内外优质资源链接,引领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创新态势。希望本次终审评审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兼顾项目的应用场景,转化路径与市场价值,筛选出30个具有巨大转化潜力的创新项目。
成果转化部负责人史然介绍了本次终审评审会的规则和流程。为保证评审公平公正,本次评审积极做好评审保密和监督工作,全程录影并在各组评审会场设1位评审观察员进行监督。
在项目评审环节,60个参评项目按抽签顺序进行路演答辩。每个项目申请人分别用8分钟展示了各自项目的产品优势、研发基础与进程、团队组成以及市场预期等方面内容。
基于路演情况,各组评审专家则针对每个项目的投资价值、市场规模、创新转化难点堵点等进行了提问、点评,为各项目后续的顺利转化提供了针对性的改善优化建议,并根据项目评审标准对每个项目进行了现场评定与打分。
终审评审会结束后,“优促计划”工作人员将根据评审专家的现场打分和各项目的加分情况,综合统计每个项目的得分进行排名,并依据最终各组排名列出终审获胜的30个创新项目。市医药卫生科促中心将为这些项目提供一系列后续转化服务,真正实现项目临床价值,在各项资源的强势赋能下,实现转化落地。
下一步,“优促计划”作为全面推进首都医学创新转化工作的起点,将始终秉持搭建首都医学创新转化桥梁的愿景,持续推动创新转化生态建设,赋能首都医学创新转化。